Ad Block Ad Block
新聞
2021-09-10 04:30:00
日報

農業文化的下落

分享:

身在英國第二個星期,我開車往英格蘭西部和南部時印象深刻,其實即使只是身處倫敦郊外,我仍能感受到農業對社會的重要性。

撫心自問,你們幾多人曾去過任何一個生產動物的農場?我不是說像海洋公園七十年代的觀光農場,那時人們可以買飼料去餵山羊和綿羊,我說的是貨真價實的農場。又或者你們可曾去過毗鄰農場的商店,售賣農夫引以自豪的產品,但我不是說那些只做遊客生意的農場,讓遊客摘完生果付錢帶走,那些遊客愛貪平一邊摘一邊狼吞虎嚥,結果回到家裏再也吃不下那些生果。

這類農場在香港越趨普遍,卻少有真正生產動物的農場,若我跟人說香港有43位仍在營商的豬農,這些人可能難以置信問:「在哪裏?」

相反,農業在英國仍舉足輕重,甚至可能比以前更加重要,因為脫歐導致生產鏈斷裂,英國人開始發現惹上麻煩,開始擔心今年的聖誕節會不夠香腸和肉批,還有人開始互相埋怨。不過反而令農業大行其道,連電視台都請來《頂級跑車秀》前主持人拍攝灰諧節目《克拉克森的農場》(Clarkson’s farm),還有《鄉村檔案》(Countryfile)及《我們的農作生活》(Our Farming Life)拍攝主持人參觀農田,也許有天連廚神Gordon Ramsay都得落田。

這個現象並不是新冠疫情爆發後才出現,其實已經持續了幾年,這兒的人越來越想知道自己的食物來源,對殺蟲劑和抗生素的紀錄片越來越有興趣。我們根本無法完全脫離農業,因此不管你是食肉、食素、食全素或只食水果,總要有人要為你耕種,因此你在這方面應認識更多,從而更加欣賞食物,並能分辨食物的好與壞。

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,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。了解更多
接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