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 Block Ad Block
健康
2019-11-27 04:30:00
日報

中醫淺談類風濕性關節炎

分享:

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受累關節組織出現慢性炎症性病變,症狀包括關節疼痛、僵硬、腫脹、變形等,嚴重時出現關節破壞並失去其功能。另外,此病會影響關節以外身體的其他部分,包括皮膚、眼、心、肺和血管等,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。根據以往調查,本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率約0.35%,女性多於男性。
 

從中醫角度,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「痹證」的範疇,主要是由於正氣虧虛加上外邪侵襲,痹阻經絡、關節而致病。本虛標實是本病的特點,正虛是指肝腎虧虛、氣血不足等為本;風、寒、濕邪等內侵,導致氣血不暢,痰瘀痹阻經絡和關節而為標。


治療方面,中醫重視整體觀,根據病人不同情況作辨證論治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可大概分為濕熱痹阻型、寒濕痹阻型、痰瘀阻絡型、肝腎虧虛型和氣血不足型等。例如寒濕痹阻型患者,主要表現為肢體關節腫脹疼痛伴重著,局部皮色不紅不熱,關節晨僵明顯,遇冷疼痛加重,治宜驅風散寒,除濕通絡。


類風濕性關節炎宜早期診斷和治療,如有任何疑問,詳情請先向你的主診醫師查詢。
作者為香港防癆會—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(香港仔)梁志強醫師

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,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。了解更多
接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