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 Block Ad Block
新聞
2020-01-17 12:30:00

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

分享:

什麼是卡巴迪?

我與卡巴迪聯盟的另一位創辦人鄧偉文(Wyman)相識於中文大學人類學系,畢業後大家都從事教育的工作。我當上了中學通識科教師,而他則繼續在中文大學從事研究工作,現在也是人類學系的講師。我們都很關注香港少數族裔朋友的處境,一直在思考,除了導賞團和講座外,可如何促進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種族共融呢?從事南亞文化學術研究的Wyman,在到尼泊爾考察中,發現當地不少小朋友都喜歡玩一種玩法似「麻鷹捉雞仔」,名叫卡巴迪的運動。 回想起大學時代,我與Wyman相識不是在課室內,而是在足球場上,我們深信運動是一種可打破語言限制,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媒介。

卡巴迪(Kabaddi)是一項觸碰性的運動,源自印度,有4000年歷史,玩法簡單,因此深受南亞地區青少年歡迎。 香港少數族裔青少年的成長一直受社會關注,自2014年起,我們把跨文化體驗活動帶到中學,令大眾認識不同族群,我們的多元文化團隊走訪超過五十間大、中、小學,也曾到社區中心及屋邨,利用卡巴迪促進多元文化教育。

 

社企不只是教育這麼簡單

我在一所非傳統中學任教了十年,我們的教師發展活動中,經常會接觸社會創新的概念,了解公民社會如何透過創新的方法回應社會問題,而校監亦很支持老師身體力行親自接觸社會。2018年膽粗粗透過社聯申請了社創基金,推展「香港卡巴迪聯盟 – 多元文化計劃」,開始明白社企不只是做教育和活動這麼簡單。由於沒有相關經驗,我拿著計劃書到處詢問他人意見,還記得其中一個最深刻的回應,就是「為什麼別人要資助你讓華人學習其他文化?華人缺乏資源嗎?」我當時也不明所以,只是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義,但其實略了項目究竟能帶來什麼社會效益。

Ad Block

 

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

我們開始從社會需要思考,發現少數族裔的青少年所面對的困局才是我們最需要關顧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老掉牙的說話大家都明白,但如何在我的計劃中實踐呢?花了個多月時間,重整我們的計劃模式,開始明白充權(empowerment)的重要性,與其由華人教授香港人南亞文化,倒不如培訓一些少數族裔的青少年成為文化大使,由他們把家鄉的文化傳播給本地華人,令整個教育項目更添一層意義,也可以促進少數族裔的就業機會。這一年半以來,我們開始接觸更多的少數族裔青少年,培育他們成為文化大使,讓他們親身接觸本地華人,推廣他們的本土文化。一位來自尼泊爾的青少年,由起初只拿著相機拍攝,一年後已能夠獨力帶領一個由清一色華人參與的卡巴迪活動。他們為自己的文化而自豪,也因為能在香港協助推動自己家鄉的文化而感到興奮,亦感到被社會所接納,從而提升自信。現時我們的團隊有來自尼泊爾、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青少年,每星期都會到不同社區,散播卡巴迪的種子,並透過擔任文化大使,認識了不少華人的朋友。

Ad Block

 

作者簡介:

羅旭光,香港卡巴迪聯盟聯合創辦人,與拍檔鄧偉文(Wyman)在香港推廣南亞熱門運動卡巴迪,期望以體育運動為媒介促進文化共融,幫助少數族裔和本地青年互相交流。

更多資料:http://www.sie.gov.hk/go/kabaddi

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,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。了解更多
接受